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突出“重服务、强贡献”导向,9月17日上午,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共建新贸易业态产业学院揭牌仪式暨主题活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震,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张国华,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会长童继生,东方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季胜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祁明、校长汪荣明,上海大学原副校长聂清以及上级机关领导、行业企业代表、兄弟高校代表,东方国际集团和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出席见证新贸易业态产业学院成立。
仪式上,季胜君和汪荣明共同为新贸易业态产业学院揭牌,童继生和祁明一起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东方国际集团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企合作迈入新阶段。
赵震代表市教委致辞,对新贸易业态产业学院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当前全球贸易格局深刻重塑,新贸易业态迫切需要经贸类高校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期待学校以此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服务产业、面向国际、数字赋能的办学理念,聚焦“贸易数字化、新贸易业态、服务贸易、涉外经贸法治、区域国别、国际组织”等重点领域,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动态响应产业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外贸领域人才,为加快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主动加强与市商务委和东方国际集团等部门对接,以产业学院为平台,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把学校事业发展融入城市发展全局,提升服务贡献能力和水平。
张国华代表市商务委致辞,对产业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新贸易业态产业学院的成立是商务部门与高校、龙头企业协同补链强链的“关键落子”,必将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注入澎湃动能。市商务委将发挥“政策供给者、场景连接者、平台搭建者”三重角色,全力支持产业学院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对接产业前沿场景、对接国际规则重塑。期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东方国际集团深化合作,共同把新贸易业态产业学院建设成为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示范田”、高校与龙头企业协同育人的“样板间”、上海服务国家战略的“新地标”。
季胜君指出,学院揭牌成立既是东方国际集团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深化产教融合的里程碑,更是共同携手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新起点。他介绍了集团近年来在服务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复杂的对外经贸环境和创新外贸发展模式面临的问题,分享了推进贸易新业态的感悟: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在人才培育、理论创新方面实践探索,引领中国对外经贸改革转型升级;二是坚持战略引领、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通过产教融合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双向赋能。三是坚持短期目标与长期愿景相结合,构建更加“开放共享、敏捷高效、持续优化”的“产学研用”协同体系,加快推进实现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集团将全力支持产业学院的建设工作,与学校各方通力合作,努力实现双方的共同目标。
祁明表示,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学校成立新贸易业态产业学院正逢其时,既是国家战略、产业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所需,也是学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的机遇所在,更是主动构建产教协同育人新模式、推进人才培养供需适配的重要举措。希望产业学院从三方面加强多方协同、开放共享。一是锚定重点领域,加强校企战略协同。二是聚焦双向流动,创新产教协同机制。三是紧扣供需适配,协同推进人才培养。期待产业学院在未来建设过程中,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战略引领、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维度深耕发力,着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文科现代产业学院新样板,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贸易强国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上经贸大的智慧和方案。
在行动计划发布环节中,童继生、季胜君、祁明分别向“新贸易业态人才”创新班、“多语种国际化经贸人才”创新班、“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双学位创新班代表授旗。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沈克华介绍了新贸易业态产业学院的目标定位和五大行动计划。“新贸易业态人才”创新班学生代表董铭辉同学作了发言,表示要努力学习,成长为具备全球视野、数字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新贸易业态创新人才,为推动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为更好推进产业学院行动方案的落地,秉持“产业主导,校企共治”,产业学院邀请相关领域企业家、企业高管和高校领导成立行业专家委员会,由东方国际集团副总裁朱毅和上海大学原副校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副校长聂清担任主任委员。汪荣明为新贸易业态产业学院行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揭牌仪式后,行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围绕产业学院建设就产教融合、新型经贸人才培养、跨境电商、贸易转型升级等话题作了深入交流研讨。他们表示,要以产业学院成立为契机,深化组织合作创新股票配资第一门户,充分发挥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的积极作用,全面激活人才培养内生动力,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为发挥对西部地区溢出辐射效应,产教赋能西部高校,研讨环节特别邀请西藏大学的巩艳红教授参加。她衷心希望产业学院能成为搭建东西部高校合作的桥梁,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培育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在新贸易业态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日升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